首页 资讯 正文

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 北京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中心

体育正文 170 0

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 北京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中心

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 北京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中心

中青报·中青网(zhōngqīngwǎng)记者 尹希宁 刘世昕 从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就业示范服务基地的(de)劳动(láodòng)能力“移动鉴定室”走出来,快递员小周心里更踏实了,按照“丰台人社”公众号上的流程走,五个工作日后他(tā)就可以申请职业伤害待遇。 他预约的服务点是丰台区公共就业(jiùyè)示范服务基地。在那里,就业这件民生头等大事,可以找到更多解决的可能:想(xiǎng)修改简历,职业指导室开设“简历门诊”;想让创业项目落地,带上项目书找创业导师;想找心仪的工作,拿着简历到招聘会求职;想了解劳动权益,劳动权益护航站提供(tígōng)贴心服务;想提升(tíshēng)职业技能,到职业技能培训(péixùn)学院听课。 快递员小周在北京市丰台区公共(gōnggòng)就业示范服务基地的劳动能力“移动鉴定室”。中青报·中青网(zhōngqīngwǎng)记者 尹希宁/摄 实际上,像小周这样跑一趟可以解决问题(jiějuéwèntí)的劳动者不在少数(bùzàishǎoshù)。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,北京市持续推动(tuīdòng)高质量充分就业,以“就业稳”护航“民心安”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、全员(quányuán)劳动生产率、社保覆盖率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。 “马上我们要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(zhíyè)学院开设三天的(de)技能培训课。”在丰台区公共就业示范服务基地13楼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外,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(shèhuì)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副主任刘永花告诉(gàosù)记者,在大学生(dàxuéshēng)毕业季期间,该中心已经与辖区内多所高校联动,针对毕业生需求较高的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领域开设相关的技能培训课。 刘永花说,现在技能学习的渠道广泛且多元,劳动者(láodòngzhě)面对线上线下大量鱼龙混杂的培训信息,可能难以甄别,而政府部门或(huò)权威机构开设课程的目的就在于,当劳动者的就业(jiùyè)指导师和就业“管家(guǎnjiā)”,精准推送劳动者真正需要的课程,助力劳动者顺利就业。 丰台区人社局资料(zīliào)显示,2025年,区内已经发布2025年度职业技能(jìnéng)培训计划,涵盖(hángài)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高端商务、生活服务等领域的200余门精品课程,还有3D打印、无人机(wúrénjī)驾驶、DeepSeek大模型等10余门重点推介课程,重点针对企业职工、青年、新就业群体(qúntǐ)、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,开展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。 劳动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就业示范服务(fúwù)基地咨询(zīxún)就业政策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/摄 据北京市(běijīngshì)人社局提供的数据,2024年(nián)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。这个数据的背后,涉及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。 例如,北京实施(shíshī)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(chuàngyè)(chuàngyè)“十项行动”,组织开展“访企拓岗”活动,深入挖掘中小企业、城乡社区就业潜力,积极开发有利于发挥毕业生所学所长的(de)就业岗位,2024年面向毕业生归集发布岗位10.2万个;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(xíngdòngjìhuà),提出优化(yōuhuà)市场(shìchǎng)准入环境、强化创业政策支撑(zhīchēng)、加强创业载体建设、实施创业人才激励等七大创业助推行动;出台北京市规范建设零工市场指导意见,马驹桥零工市场等多家零工市场投入运营,实现从“零”到“灵”的突破…… 记者从(cóng)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(gōnggòng)服务中心了解到,这里每周五(měizhōuwǔ)都会举行招聘会(zhāopìnhuì),辖区及周边的企业只要在小程序注册报名,就可以到公共服务中心免费“摆摊招聘”,每逢周五,都有一二十家企业赶来“摆摊”。此外,该服务中心的直播(zhíbō)团队还会对来“摆摊”的企业进行直播带岗,即便求职者不能到现场,也可以通过直播了解当天(dàngtiān)的招聘企业。 顺义区(shùnyìqū)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、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王丽英说,在顺义区,每年有大大小小的招聘会400多场。除公服中心外,一些(yīxiē)街道乡镇也会定期根据(gēnjù)辖区内企业的需求举行用工对接会。 北京市(běijīngshì)顺义区人力社保局(shèbǎojú)为劳动者开展培训讲座。北京市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供图 一个重要的(de)特点是,过去都是企业发信息,等待合适的就业者。而在顺义公服中心,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会提前在各街镇(zhèn)摸排未就业人员的信息,登记他们的求职方向,再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辖区内的用工企业,这样能提高求助者找工作的效率(xiàolǜ)。 王丽英补充,顺义区服务未就业群体的(de)一个特点是开展青年求职实训营,今年已经开展了4期。针对16-24岁的未就业但有就业意愿的青年进行培训,包括职业生涯的规划、简历修改、面试(miànshì)技巧等,每场吸引(xīyǐn)30多人参加(cānjiā)。 不仅如此(bùjǐnrúcǐ),顺义区还在街道开设就业驿站,方便求职者寻找家门口(jiāménkǒu)的就业机会。 40岁出头的张邱孜告诉(gàosù)记者,最近她就通过驿站遇到了就业指导老师郭晓玲,并顺利找(zhǎo)到了工作。张邱孜说,由于之前的公司进行(jìnxíng)业务调整,她离职已经(yǐjīng)5个月了。待业期间,她非常(fēicháng)焦虑,也尝试着在一些平台上投简历,找工作。但有的平台投简历后,表面是平台是给找工作,但往往都要花钱参加培训,或者花几千元买课程。 后来,街道帮张(zhāng)邱孜(qiūzī)对接到驿站的就业指导老师,指导老师多次跟她深谈,了解她的过往经历,擅长的领域,以及未来的职业诉求,帮她从人社部门的资源库里找到(zhǎodào)了匹配的企业。张邱孜坦言,此次的求职(qiúzhí)几乎是“零成本”。 在顺义区,像郭晓玲这样的就业指导老师有不少,他们在人社(rénshè)部门的调配下,轮转扎根在光明驿站这样的“家门口”就业中心里,离求职的人近,也更(gèng)深入地(dì)对求职者的资历、求职方向进行耐心指导。 北京市顺义区人力(rénlì)社保局联合顺义区光明街道举办的整理收纳(shōunà)师技能培训班。北京市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供图 不仅是稳就业,北京还实施(shíshī)多项措施促进劳动者(láodòngzhě)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北京市人社局资料显示,北京优化全市技工院校布局,新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8个急需紧缺专业;修订《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》,成功(chénggōng)举办全市第六届(dìliùjiè)职业技能大赛,5万余名选手(xuǎnshǒu)赛场竞技,带动30万职工岗位练兵。 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清旺介绍,2024年北京牢牢守住(shǒuzhù)了就业基本盘(pán),就业形势稳中向好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战略,深化(shēnhuà)就业体制机制改革,确保就业局势总体(zǒngtǐ)稳定。 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9.9万人 北京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中心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